当前位置: 首页 稿库 正文

都市夜归人-亲爱的朋友,你今晚有没有哭-20201123

小编 |

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,欢迎收听北京时间的22点整准时为您开播的都市夜归人。我是今晚的主播一迪。今天一迪打算带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节目话题。都市夜归人,将继续和大家遨游在声音的世界中。不管您是中国校园之声的忠实听众呢,还是在不经意间的点开,终究还是源于这巧妙的缘分,让你我在声音的海洋中彼此相聚,彼此陪伴,我相信喜欢收听情感节目的人都是很温柔的人,那今晚呢这一段属于我们彼此共同的时光里一迪,想跟大家一起谈谈生活。如果在今天的节目过程中有哪句话让你印象极为深刻,欢迎点击中国校园之声官网FM520.com进行留言互动,或者可以和我一起分享你在家里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。好了,劳累了一天,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回忆过去,一同打开那扇风尘已久,可依旧无法抹去记忆的那道大门吧。
选择恐惧症,也称作选择困难症。选恐惧,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,缺乏自立意识,害怕失败。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,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,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,惊慌失措,甚至汗流浃背,最后还是无法选择,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。

 

回顾我们走过的人生,总是会后悔在一些节骨眼上犹犹豫豫,让我们后悔至今。大到“选专业、选工作、选伴侣“,小到”买衣服,买零食,聚会去不去“,思前想后,却越想越乱。

 

选择困难症,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。

其表现为,缺乏自立意识和害怕失败。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,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,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,惊慌失措,甚至汗流浃背,最后还是无法选择,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。

以下是专家经过总结得出的,快速帮助你做英明决定的几点妙招:

第一、别给自己留余地。

第二、将关注点放在“现在”。

第三、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思考。

第四、做快速决定。

 

那面对这些场景有没有科学的选择方法呢?

 

斯坦福商学院的Heath教授设计了一种“四步选择法”,如下:

 

01

首先列举所有的选项

 

我们去商店买衣服的时候,店家经常会蒙蔽我们的大脑。比如,我们询问一个价格,店家会说,这件衣服现在做活动哦,打完折一千五。我们会觉得有点贵啊。店家一听,马上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很相似的的说,我们还有一件打五折,打完折一千三块。(剧透:两件成本一样)。

 

因为我们看上了第一件,所以就会陷入两难,那买哪一件呢?犹豫到最后,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买了贵的,喜欢打折的买了便宜的。其实这里店家先用“打折”吸引住了我们,然后给了两个选项,都是他们店里的货。而我们在比较时,脑子算不过来“原价、打折”,就会把一个商场的选择空间局限在只有这两件衣服上面。这时候就要意识到还有很多别的的选项。

 

面对这样的对话”你是想要A还是B呢“,“你是去洗碗呢还是拖地呢?”,“你是想每天干一点呢还是加加班今天干完?“,都要意识到,我们的选项不充分。这个可以用否命题法判断,比如”想要A“的否命题是”不想要A“,”不想要A“并不等价于”想要B“,还有CDEFG,还可能什么都不要。所以,把自己的路考虑全,把每个选项都列到纸上,就不会被蒙蔽。

 

 

02

让“过来人”去检验

 

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特别执拗的人,他们一旦想干个什么,两头牛都拉不回来,你劝劝他还怼:”随你咋说,千金难买我愿意”。其实很多时候这都是一种心理现象在做鬼,叫做“确认偏见”。

 

我们一般做判断时,会有两种心理机制:

 

一种是“科学家”机制,我们看到了数据和实验效果,再由证据去推导结果;

而另一种更加常见的是“律师”机制,就是先看到结果再给自己的结果寻找证据。普通人常常是后一种。

我之前喜欢一种轿车,上网搜的,看的测评,全是这辆车,而且,看到支持的意见乐呵呵,看到反对的意见就心里说一句“你不懂”。

 

后来和我最信赖朋友聊天。他给我推荐了几辆,也说了到底建不建议要一个车。我回来再一想,买车纯粹为了装13,每月出行费用不到几百块,最后作罢。

 

择业时,都会面对去大城市闯一闯,还是回家乡安居乐业。这时候,为了避免自己的“确认偏见”,最好找去了大城市的朋友聊一聊,再找找回了家乡的人聊一聊,看哪方面我们没考虑到,所谓“兼听则明“。多听听过来人的意见,大家遇到的情况都相似,听人劝,吃饱饭。

 

03

从长远考虑。

 

该说的话没说,该找的人没找。我们常常会临阵退缩,可能是好面子,怕出丑。

 

这时,我们应该跳出当前的心态,想想”1小时后,我还会这么想吗“,”1天以后,1年以后呢“?把时间轴拉长,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。

 

如果只是觉得当下碍于面子,我还有个小妙招,伸出双手,把左手当成”面子“,右手当成”里子“,然后用左手捂住做脸,保护住面子。右手里子握拳,说一生”上“。

 

04

给自己留一条小退路

 

退路退路,应该只是一条小路。如果从大路撤退,那说明你的“兵力”还很多呀!还能再拼一把。所以,退路一定要注意这个小,如果退路太大,那我们做正事的心就散了,所以只要留一个小退路。

比如去闯大城市,给自己的退路是,不行就回家干啥啥。退路就是要保证自己不会陷入绝境,给革命保留一个火种。我们既不能把自己逼上绝路,也不能让自己退路太多。

做决策不是一门艺术,而是一种科学。用科学的思维去做决策,不会保证你不后悔,但是会尽最大概率降低后悔的几率

 

 

放歌

 

 

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种: 1、不能确定自己内心最重要的需求,无法获得心理平衡。 2、对自我不满,将对自己不满“投射”出来变相反映,逃避自己。

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来打破这个思维僵局。

比如说:我为什么要面对这样的选择?(关键:多问几个为什么)

这个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究竟自己困在了更深层的哪些问题。

比如说, 为什么要在高薪和陪伴家人之间做出选择?因为我既想有丰厚的收入,又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。为什么“既想有丰厚的收入,又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”?因为高薪意味着我要用很多时间在工作上,这样就无法陪伴家人。

比如说, 为什么我要去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?因为我习惯了别人告诉我一个方向然后去努力,不习惯于没有目标就做事情。

这个时候,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事情究竟困住哪些信念上,比如: 高薪意味着很长的工作时间,与陪伴家人冲突,或者我需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。

比如说:为什么一定只有A和B?(为什么一定要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?)或者,为什么一定要……(30岁之前生孩子/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)?

这个问题用来帮助我们跳开A和B的选择,不被两个非此即彼的圈套套住,反思题目本身是否有问题,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,拓宽选择的可能性。

比如说, 为什么一定要在高薪和陪伴家人之间做出选择?为什么这两者一定不能兼顾?是谁说高薪一定要花很长的工作时间?什么是高薪?多高算高?一个月赚5万要工作28天,如果一个月赚2万却只用工作20天算不算高薪?为什么一定要去赚那么多钱?生活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?

比如说,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生命的意义?谁说生命必须有意义?为什么我必须知道自己的天命?

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很快发现,其实并不只有两个选择,在看似非此即彼的选项之外,还隐藏有很多可能性,而我们只是被这个题目本身所限制,忽略了题目外的广阔天地。

比如说:为什么必须现在做出选择?这个问题是给我这个年龄的人出的吗?我现在有足够的阅历和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吗?

这一问是对于时间限制的提问,帮我们看清究竟这个问题需不需要如此急迫的回答和解决。事实上,很多人生的重要问题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找到解决的答案的,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时间带给我们解决的智慧;当然,有时候我们从中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紧迫性,明确在现阶段什么对自己最重要,从而促使自己做出决断。

比如说、 为什么必须现在就要在高薪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?为什么不可以等两年再做决定?因为现在孩子小,需要父母陪在身边与他一起度过生命最初的阶段。——确实需要做出决断

比如说、 为什么现在就要找到生命的意义?因为我被狗血的成功学毒害了大脑,认为人只有在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之后才能心安理得的活着;因为我认为别人在年轻时找到了生命的意义,所以我也想尽快找到生命的意义。——纯属扯淡

第四问:我这么选择真的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吗?

当我们即将要做出选择时,这是最后一问,也是最关键的一问。不违背自己的内心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容易的事情,因为自己的真实意愿自己肯定是清楚的,但为什么人们(比如我)却总是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呢?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往往被一些外界强加给我们的信念所束缚。

比如说 我明明希望陪伴家人的时间多一些,却又觉得自己作为家庭重要经济支柱,应该拼命工作赚钱,结果弄得工作很痛苦,又无法和家人好好相处。

比如说 我明明不喜欢服装行业,却又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些美好、有创意的工作,如果选择了服装行业,那么可能将要痛苦很久很久。

总结起来,打破选择僵局的关键就在于先打破自己思维的固定模式,拆掉自己在大脑中给自己树起的墙,当我们面对生活中一些难于解答的问题,最首要的事情就是重新审视问题本身,看看是否被问题本身所局限。一旦我们跳开原有的信念,不再见题答题,而是见题审题,往往会发现原来问题本身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
 

 

 

好了,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今天呢,我们聊了聊选择困难恐惧症,节目也就结束了,一迪还是老样子,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礼物,这个小礼物呢是伊迪特别喜欢的一首歌,今天分享给大家,希望大家听完之后能早点去睡觉,祝大家晚安。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周一晚上10点,中国校园之声,不见不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中国校园之声,青春的声音,我们一起聆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