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稿库 正文

有意义的小事情-阅读与百科-20200924

小编 |

有些事情现在不做,一辈子都不会做了

我是皓琪,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这件有意义的小事情–阅读与百科,来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吧!

人类依仗着自身的智慧,享有了太多的幸福,科技使生活变得异常地丰富,不要时刻醉心于食物的操劳,享受物质的同时却发现精神日渐沙化,精神的空虚开始漫无边际,紧紧盘踞在很多人心里。

你是否曾百无聊赖地煎熬着时间,无所事事,精神的空虚像藤一样缠绕着 你的心。它就像-剂温性的毒品,深陷其中的人们往往不知该如何摆脱。很少见到一个精神生活很丰富的人在那里自怨自艾,而狂喊空虚的人,大多是心里惶惶无所事事者,我们费尽心思追问生命的意义,到头来也就是想摆脱精神的空虚。倒不如,用书籍来驱走空虚,当你因读书而沉浸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里时, 空虚反而隐身遁形了。目光空洞、 唉声叹气不是摆脱的办法; 为完成任务埋头工作,也不是聪明的选择;心若渴望着像大地那样丰厚的充实,恐怕还得用书籍来填满时间。因为,正如“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”莎士比亚说的那样,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。有了书籍源源不断的滋养,就如同花朵有了阳光和肥料的培育,人的精神不但不会感到空虚,反而会绽放出最美丽最灿烂的思想之花。所以,你只需要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,来享受和以书为载体的人类智慧的交流,你的思想就会变得越来越充实,越来越感到生活的美好。

古今中外,有那么多名人轶事都与读书有关。晋代车胤家境贫寒,买不起灯油,为了在夜晚读书,他将萤火虫装进纱袋里作为照明之用:寒风凌烈的冬季夜晚,孙康卧雪,只为借着雪的反光享受读书的乐趣:为了读书,汉朝孙敬头悬梁,战国苏秦锥刺_–到了近现代,名人们对书籍的热爱有增无减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曾说过:“我一生的嗜好, 除了革命之外,就是读书。我一天不读书,就不能够生活。”书籍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是任何物质上的享受无法比拟和取代的。

可是,现代的人们似乎越来越不爱读书了。大家总是说自己工作很忙,生活节奏非常快,怎么有时间来好好读书呢。可是,我们很多人有时间去酒吧,有时间去K歌,有时间去网上闲逛,怎么就是没时间读书?我们真的不应该把没有时间作为不读书的理由了,这其实是自欺欺人而已。其实,说自己没有时间只是一个借口,真正的原因也许是现在的我们被太多诱惑包围,已经难以将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了。这个时候,才更需要书籍来涤荡我们心灵上的尘埃,用前人的智慧为自己的前路点一盏明灯。

每天我们只需要拿出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一点书, 就可能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。这个时候,你可以泡一杯香茗或者咖啡,放上一段悠扬的音乐,暂时远离现实生活中的纷纷扰扰,将自己沉浸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,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。读唐诗宋词,你将感受到迁客骚人们浪漫脱俗的文人情怀:读名人传记,你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平和成功的秘密;读各国小说,你会见识到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人生百态:读旅行游记,你将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一书 籍,会不断为你打开一片又一片新的人生天地。

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半个小时。你想想,每天半个小时,这样日积月累,你读的书就会越来越多,获得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,这样的人生将会是无比充实无比有意义的。

从现在开始,每天“悦”读半小时,让自己享受读书,享受生活。

名人谈读书的乐趣

1.毛姆一为乐趣而读书

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,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,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。生活在繁忙的现代,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。除非与他们有关的书籍。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,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,如果它不能引起你的兴趣,对你而言,仍然毫无作用。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,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。你正在阅读的书,对于你的意义,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。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相同,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。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,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,那真毫无道理。虽然,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,没有读过这些书,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,但我们请求你,如果你读了之后,觉得它们不合胃口,那么,请就此搁下,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,否则毫无用处。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、小说或其他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。他只能为乐趣而读,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。定也要使别人觉得快乐哪?

2.严文并一一读书,人才更加像人

如果一个人有了“知识”这样一个概念,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,他就可能去寻求、靠近知识。相反,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,他就会远离知识,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,走着倒退的路。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,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。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 如何庞大的时候,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,选择好书的愿望…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,长期得不到解答,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,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,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书。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,有的书令我失望。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,我还是感觉有收获。那就是:道路没有完毕,还得继续走下去书籍默不作声,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。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,马上你就会听到许多声音,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。你可以停留在里面,也可以马上退出来。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。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,只要你愿意去求教,它们都不拒绝。我读过一点点书,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,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。只要活着,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,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我自己和我同辈人知识的贫乏。书籍,在所有动物里面,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。读书,人才更加像人。

 

有问题,上维基百科

求知的道理是漫长的,大千世界的任意一物都有 其背后千万种解释和延伸。要想了解这个世界,了解存在的真理,就必定用一生不懈求知。当然,每个阶段形式不同,从学校的理论学习,到社会上的实践验证,都是求知的不同过程和方式。我们从中获得知识、技术,树立某种志向,构成一种观念,形成一种视角一求 知使我们身心愉悦。

不过,在此过程中,难免会碰到些风浪和挫折。也许在一定程度 上让我们觉得挫败,也许会激励我们更有热情地追寻。但总得先找出个答案来。

在学校里,我们有老师,有周围比我们优秀或者与我们相当的同学,遇到问题时,直接询问是最简单的方式:在公司里,我们有上司,有同事,遇到问题,我们向他们请教,问题很容易解决。

求知道路虽然漫长,再博学的人也不可能是万事通,可见世界之博大。虽然我们无法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难题,这并不可怕。最可怕的是,当问题出现的时候,你只有依赖别人的能力,而没有自己探索的勇气。无论是什么课题,能够自己去搜寻答案的,就应该尽己所能去探索。这样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的,记忆也会更加深刻。因为求知其本身就是一个 探索的过程。

当面前有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,上维基百科去查阅,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。只需敲一敲键盘,按一下回车键,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参考资料,如此简单,为什么不学会自己去查找呢?学习的过程中,可以借鉴他人、请教师长,但太过于依赖,就反倒会丧失自己的求知能力。自己查阅,自己总结,找到解答,是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。

既然百科资源充裕,充分利用,独立思考,才能更有效地获得知识。

 

名人求知的故事

 

1.爱因斯坦。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东部,一个犹太血统的普通家庭。在他上学之前,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指南针。这个小东西让爱因斯坦着迷,他惊叹于指针总是指着南北极,研究了许久。上学后,他得到一本欧几里得几何学课本,翻开书,就看见许多公理,看似无可置疑的信条,让他对这些公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,于是一口气将它学完,如饥似渴。这两件事情对于爱因斯坦的印象十分深刻,是它们最先激发了他的好奇心,使他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。

只是,和牛顿一样,爱因斯坦并不是“神童”,他到3岁还不会说话,在学校里更是老师眼里迟钝、呆滞的一个差生。实际上,他只是不满于学校呆板的教学,更适合独立自主的探索钻研。因而,他独立学习的能力确实毋庸置疑。中学时代,他几乎就自学完了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基础数学及某些理论物理知识;上大学后,虽然仍旧不循规蹈矩,常常缺课,但是自己探索、研究了经典理论物理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。有人在他成名以后请教他成功的秘诀。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一个公式:A-X+Y+Z。他说,A代表成功,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劳动,Y代表你对研究课题的兴趣,Z则表示少说空话,要谦虚谨慎。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:“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,有人喜欢钻薄的,而我喜欢钻厚的。”

2海伦,凯勒

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,也是一位残疾人。由于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,双目失明,听觉全失,几乎就丧失了求学的机会。想想,一个人。看不见,听不见,她还能怎么学呢了但是她就这样的一个人,她却成了作家。这是克服了多少的困难啊。海伦7岁的时候,家里给她请了一名家庭教师。但当时的海伦,悲痛过度,脾性十分暴躁,也根本不能看,不能听,怎么办呢?这位令海伦终身感激的家庭教师就想出一个办法:她拿了一个洋娃娃给她玩,让她高兴,然后俯下身,拿过她的手,在手心上写洋娃娃这个词,多写儿遍,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。就凭借着这种方法,海伦学会了许多单词,也逐渐长大,最终历经各种磨砺,成为全球知名的女作家,用她真挚的心回报这个社会。

 

3.王亚南。王亚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《资本论》最早的中文翻译者。

1933年,王亚南乘船前往欧洲。客轮行至红海时,刹那间巨浪滔天,整艘船摇摇晃晃,根本无法站稳。此时,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, 对服务员恳求说:“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!”服务员想,这人大概是害怕自己被浪甩进海里吧,就照他说的将他绑在了柱子上。谁知绑好后王亚南立即翻开了书,开始聚精会神地读起来。引得外国人们连连称赞道:“中国人,真了不起!”

我是皓琪,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情吧,拜拜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中国校园之声,青春的声音,我们一起聆听!